跨界乐此不疲 盘点挥戈工业机器人的十大汽车及零部件厂商
2015-10-19 10:01:08 点击:
机器人与汽车一直有着“不解之缘”。
因汽车制造流水线生产方式,机器人横空出世;因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机器人产业日益繁荣。而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部分汽车企业或因自身拥有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或因解决自身生产线升级之忧,或因看到市场潜力,开始加入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的行列。
事实上,无论是汽车整车,还是汽车零部件都是在相当严格和苛刻的标准下生产,对稳定性、一致性要求极高。同时,汽车厂商能把自己在使用机器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反映到相关机器人产品上,并依此进行改良。这也造就了汽车厂商进军机器人无可比拟的优势。
小编结合汽车厂商布局机器人的相关动作以及进展,盘点出全球十大“杀入”机器人行业的汽车厂商。
1.电装
在布局机器人业务之前,电装公司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汽车零部件生产
厂家之一。如今,电装公司在全球拥有120多家分支机构,近13万名员工,在中国发展成一个拥有30家关联公司(其中包括24家工厂)、员工人数达1.2万人、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零部件企业集团。
电装拥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实践经验,擅长于精确化和柔性化作业,这也为电装机器人业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1967年,电装开始着手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1991年,电装机器人开始对外销售。
电装现已成功研发出8个系列的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金属加工、化工、制药以及一般制造业的生产中广泛应用。截至目前,电装机器人在全球装机量超过8万台,而其中电装公司内部使用超过1.8万台。
此外,电装还涉足了医疗机器人领域,并于2015年4月推出与信州大学及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共同开发的自动追踪型支撑臂“iArmS”。
2.菲亚特
总部位于意大利都灵的柯马机器人,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一家隶属于著名汽车制造企业菲亚特集团的全球化机器人企业。
作为菲亚特集团的子公司,柯马的机器人业务一开始几乎是与汽车制造系统捆绑,而且大部分是应用于菲亚特汽车。业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全球每三辆汽车中,就有一辆车与柯马的制造系统相关。
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不过在中国,这一传统市场已经遭遇到了发展的“天花板”。对于柯马机器人而言,在一般工业中开拓客户迫在眉睫。在柯马拓展新市场之前,一项重要的决定是找到合适的国内合作伙伴。柯马选择了在LED绿色照明、光电、3C领域拥有的丰富客户资源的深圳连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上半年,柯马的半数机器人仍是销往汽车制造厂商。柯马中国副总裁贺万民期待,明年这一情况能得到改观:届时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的机器人会超过汽车行业。他还预计,如果市场变化能够如期出现,未来两三年内,柯马在国内工厂的机器人产能可能会翻番,其目前的年设计产能为3000台。
3.三菱电机
三菱电机是全球著名的电机产品供应商,业务覆盖通信、电子元器件、汽车、家电领域,为其机器人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不过,据了解三菱电机最早研发机器人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高精密度件的组装,并非汽车制造。
三菱电机自1982年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研发之初,三菱电机就以机器人生产设备自动化、机器人单元式生产实用化为目标,把产品定位在搬运重量20kg以下的垂直以及水平多关节小型机器人领域。目前其在日本及德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三菱电机推出的F系列机器人的速度快、精度高、加上视觉、力觉传感器的智能化应用,可识别空间、体验触觉,能更准确高效完成搬运、装配等工作,适合汽车零部件制造。
此外,2003年三菱电机就开始倡导e-f@tory理念,即目前社会所提倡的数字化智慧工厂,从而加强集中控制,提高效率。三菱电机已为丰田纺织、普利司通、沈阳航天、本田汽车、日产汽车等众多企业提供e-f@tory的解决方案。据悉,三菱电机生产控制器的中国常熟工厂也采用了该系统。
4.韩国现代重工
韩国现代机器人是韩国现代重工(中国)公司的自动化系统部,自 1984年开始研发生产,经过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韩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资料显示,韩国现代重工机器人和ABB采用的是同一家企业生产的伺服电机减速机,在性能上都达到欧洲标准,但在售价要低于欧美机器人10-20%。
韩国现代重工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从最初应用于韩国现代、威亚、起亚等汽车品牌,并随其一起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知名度也逐步提高,长城、江淮、南车、北车等企业都在使用韩国现代重工工业机器人。
在其他领域,如食品家电行业、包装行业,韩国现代重工的工业机器人也在慢慢渗入。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韩国现代重工与海尔集团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海尔集团机器人项目长期指定供应商。
此外,韩国现代重工在冲压、锻压、机床上下料、机加工等领域也在大力拓展。
5.本田
在绝大多数国人的印象中,似乎汽车和摩托就是本田的全部家当。而实际上,本田是家相当“不务正业”的公司,除了地上跑的,它还有天上飞的,水上暴走的快艇,农用拖拉机,发电机,家庭用新能源整合系统等等。
不过,在众多领域和项目中真正体现本田高精尖实力的是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ASIMO,目标是要创造出一个可以在人的生活空间里自由移动,具有人一样的极高移动能力和高智能的类人型机器人。
事实上,自1986年开始本田便开始研究人工智能机器人,经过数次改良、完善才在2000年发布了ASIMO机器人。
ASIMO机器人不负众望,自诞生以来,曾多次出访欧美国家,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亮相2010年日内瓦车展;担任2009年英国房车赛BTCC神秘嘉宾;2009年2月访问《泰晤士报》报社总部;出席意大利Genoa科技周;2008年5月,在美国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等等。
6.奇瑞
奇瑞汽车对机器人需求量大,最初都是采用进口机器人,费用比较高,尤其是当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必须要请外国专家到现场解决,而外国专家计费方式是从出发上飞机到最后返回的全过程都是论小时收费的,奇瑞曾付出了昂贵的维护费。
为此,奇瑞萌生了自主研发机器人的念头,于2007年8月正式成立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夫特”),负责工业机器人项目的研发和制造。
埃夫特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跻身进入国产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埃夫特已经规模化量产并推向市场的产品涵盖了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等,并成功在汽车、卫浴、家电、日化、酿酒等行业的生产线上成功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埃夫特正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全球资源,构建牢固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联合研发和制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在RV减速器领域,埃夫特与南通振康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和制造。在谐波减速机的研发上,埃夫特也与苏州绿的达成战略合作。
同时,埃夫特与深圳固高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和制造驱动器与控制器,并与上海翡叶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和制造伺服电机。
7.均胜电子
均胜电子是国内著名的汽车电子供应商之一,总部位于中国宁波。
早在2008年,均胜电子就已成立了工业装备制造中心,一直致力于为公司功能件产品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通过若干内部项目的开展,工装中心在功能件的半自动和全自动化生产和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布局国内市场方面具有基础优势。
2012年,均胜电子已并购在汽车制造领域拥有40多年自动化系统集成经验的德国普瑞,从而迅速展开对工业机器人的布局。
2014年8月,均胜电子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国普瑞完成了对德国IMA的收购,并斥资1.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普瑞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有限公司。
目前,均胜电子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来自于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普瑞和IMA。从规模和技术上看,两者都是德国和欧洲领先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拥有强大的机器人生产线研发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为汽车零部件、电子、医疗、消费品等领域众多世界 500 强企业数十年的服务,对工业机器人在细分领域的应用有了深刻理解和积累。
整合普瑞和IMA 工业机器人业务布局国外市场,成立子公司均胜普瑞,并携手浙大开拓国内市场,均胜电子正在打造智能制造大平台,有望分享工业4.0万亿的巨大市场。
8.丰田
2012年,为帮助残疾人独立生活,丰田公司发布了一款全新的助手机器人HSR(Human Support Robot)。
该款机器人可以担当照看残疾人起居生活的角色,比如拉窗帘、捡掉在地上的物品以及抓取物品等功能。使用者可以通过一台平板电脑来控制HSR。另外,在HSR的头部还安装了一台平板电脑,使用者可以通过该装置跟家人交流。
自2012年发布至今,丰田根据实际使用者及福祉机构相关人员的实际反馈对HSR进行了多次改良。2015年9月,为尽早实现辅助残障人士或老年人等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实现生活自立的生活HSR的实用化,丰田与多家研究机构携手,共同成立了推进技术开发的机制——“HSR开发联盟”。
与此同时,丰田还聘请到美国军方顶级机器人工程师吉尔•普拉特(Gill Pratt),帮助公司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据悉,丰田汽车拟投资5000万美元、推出了旨在减少公路伤亡的人工智能(AI)研发计划,而招聘美军方专家正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9.福特
2013年6月,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业内首个“机器人试车员”车辆测试项目。该项自动控制技术已应用在福特专用试车场中。在一些极端的道路测试中,福特将以机器人代替真人试车员,以避免此类测试环节对人员带来的危险。
2014年1月,福特公司宣布将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展开为期3年的合作,研究国际航空站中航天机器人之间的通讯机制,并将成果应用于福特的汽车通讯和应急响应系统。
据了解,这项研究将通过观察航空机器人之间的通讯原理、尤其是出现网络中断故障时的通讯方式,推导出汽车与汽车以及和周边的建筑物、交通灯等基建设施之间更有效的通讯模式,建立起更为强大的汽车通讯体系,实现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的通讯可能。
例如,当驾车事故导致网络故障时或无法直接向云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时,驾驶者就可以利用这个预想的模型向其他的汽车或是周边建筑物传递求救信号,直至有所回应。
10.拓普集团
拓普集团,创建于1983年,是以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为国际、国内各汽车制造商提供系统NVH解决方案的集团企业。在汽车领域,拓普主要有减震系列、隔音系列、悬架系列及电子系列四大类产品,共3000多个品种。
与奇瑞相似,拓普集团决定自己做机器人的原因也是对外购买的机械手臂来回维修不便。
2015年9月,拓普集团发布公告称,为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结合自身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需要,公司决定出资2000 万元在宁波市北仑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宁波拓普机器自动化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拓普机器自动化”)。
拓普集团方面表示,设立该子公司是公司“机器换人”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之一。通过设立机器自动化公司,将提升公司自动化制造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产品利润;自动化生产也可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提高客户满意度,以便获取更多订单。
拓普机器自动化的相关机器人产品,除对拓普集团内部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外,还将对外销售,为集团发展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摘自高工机器人网
因汽车制造流水线生产方式,机器人横空出世;因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机器人产业日益繁荣。而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部分汽车企业或因自身拥有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或因解决自身生产线升级之忧,或因看到市场潜力,开始加入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的行列。
事实上,无论是汽车整车,还是汽车零部件都是在相当严格和苛刻的标准下生产,对稳定性、一致性要求极高。同时,汽车厂商能把自己在使用机器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反映到相关机器人产品上,并依此进行改良。这也造就了汽车厂商进军机器人无可比拟的优势。
小编结合汽车厂商布局机器人的相关动作以及进展,盘点出全球十大“杀入”机器人行业的汽车厂商。
1.电装
在布局机器人业务之前,电装公司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汽车零部件生产
厂家之一。如今,电装公司在全球拥有120多家分支机构,近13万名员工,在中国发展成一个拥有30家关联公司(其中包括24家工厂)、员工人数达1.2万人、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零部件企业集团。
电装拥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实践经验,擅长于精确化和柔性化作业,这也为电装机器人业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1967年,电装开始着手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1991年,电装机器人开始对外销售。
电装现已成功研发出8个系列的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金属加工、化工、制药以及一般制造业的生产中广泛应用。截至目前,电装机器人在全球装机量超过8万台,而其中电装公司内部使用超过1.8万台。
此外,电装还涉足了医疗机器人领域,并于2015年4月推出与信州大学及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共同开发的自动追踪型支撑臂“iArmS”。
2.菲亚特
总部位于意大利都灵的柯马机器人,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一家隶属于著名汽车制造企业菲亚特集团的全球化机器人企业。
作为菲亚特集团的子公司,柯马的机器人业务一开始几乎是与汽车制造系统捆绑,而且大部分是应用于菲亚特汽车。业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全球每三辆汽车中,就有一辆车与柯马的制造系统相关。
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不过在中国,这一传统市场已经遭遇到了发展的“天花板”。对于柯马机器人而言,在一般工业中开拓客户迫在眉睫。在柯马拓展新市场之前,一项重要的决定是找到合适的国内合作伙伴。柯马选择了在LED绿色照明、光电、3C领域拥有的丰富客户资源的深圳连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上半年,柯马的半数机器人仍是销往汽车制造厂商。柯马中国副总裁贺万民期待,明年这一情况能得到改观:届时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的机器人会超过汽车行业。他还预计,如果市场变化能够如期出现,未来两三年内,柯马在国内工厂的机器人产能可能会翻番,其目前的年设计产能为3000台。
3.三菱电机
三菱电机是全球著名的电机产品供应商,业务覆盖通信、电子元器件、汽车、家电领域,为其机器人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不过,据了解三菱电机最早研发机器人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高精密度件的组装,并非汽车制造。
三菱电机自1982年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研发之初,三菱电机就以机器人生产设备自动化、机器人单元式生产实用化为目标,把产品定位在搬运重量20kg以下的垂直以及水平多关节小型机器人领域。目前其在日本及德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三菱电机推出的F系列机器人的速度快、精度高、加上视觉、力觉传感器的智能化应用,可识别空间、体验触觉,能更准确高效完成搬运、装配等工作,适合汽车零部件制造。
此外,2003年三菱电机就开始倡导e-f@tory理念,即目前社会所提倡的数字化智慧工厂,从而加强集中控制,提高效率。三菱电机已为丰田纺织、普利司通、沈阳航天、本田汽车、日产汽车等众多企业提供e-f@tory的解决方案。据悉,三菱电机生产控制器的中国常熟工厂也采用了该系统。
4.韩国现代重工
韩国现代机器人是韩国现代重工(中国)公司的自动化系统部,自 1984年开始研发生产,经过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韩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资料显示,韩国现代重工机器人和ABB采用的是同一家企业生产的伺服电机减速机,在性能上都达到欧洲标准,但在售价要低于欧美机器人10-20%。
韩国现代重工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从最初应用于韩国现代、威亚、起亚等汽车品牌,并随其一起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知名度也逐步提高,长城、江淮、南车、北车等企业都在使用韩国现代重工工业机器人。
在其他领域,如食品家电行业、包装行业,韩国现代重工的工业机器人也在慢慢渗入。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韩国现代重工与海尔集团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海尔集团机器人项目长期指定供应商。
此外,韩国现代重工在冲压、锻压、机床上下料、机加工等领域也在大力拓展。
5.本田
在绝大多数国人的印象中,似乎汽车和摩托就是本田的全部家当。而实际上,本田是家相当“不务正业”的公司,除了地上跑的,它还有天上飞的,水上暴走的快艇,农用拖拉机,发电机,家庭用新能源整合系统等等。
不过,在众多领域和项目中真正体现本田高精尖实力的是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ASIMO,目标是要创造出一个可以在人的生活空间里自由移动,具有人一样的极高移动能力和高智能的类人型机器人。
事实上,自1986年开始本田便开始研究人工智能机器人,经过数次改良、完善才在2000年发布了ASIMO机器人。
ASIMO机器人不负众望,自诞生以来,曾多次出访欧美国家,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亮相2010年日内瓦车展;担任2009年英国房车赛BTCC神秘嘉宾;2009年2月访问《泰晤士报》报社总部;出席意大利Genoa科技周;2008年5月,在美国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等等。
6.奇瑞
奇瑞汽车对机器人需求量大,最初都是采用进口机器人,费用比较高,尤其是当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必须要请外国专家到现场解决,而外国专家计费方式是从出发上飞机到最后返回的全过程都是论小时收费的,奇瑞曾付出了昂贵的维护费。
为此,奇瑞萌生了自主研发机器人的念头,于2007年8月正式成立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夫特”),负责工业机器人项目的研发和制造。
埃夫特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跻身进入国产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埃夫特已经规模化量产并推向市场的产品涵盖了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等,并成功在汽车、卫浴、家电、日化、酿酒等行业的生产线上成功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埃夫特正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全球资源,构建牢固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联合研发和制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在RV减速器领域,埃夫特与南通振康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和制造。在谐波减速机的研发上,埃夫特也与苏州绿的达成战略合作。
同时,埃夫特与深圳固高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和制造驱动器与控制器,并与上海翡叶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和制造伺服电机。
7.均胜电子
均胜电子是国内著名的汽车电子供应商之一,总部位于中国宁波。
早在2008年,均胜电子就已成立了工业装备制造中心,一直致力于为公司功能件产品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通过若干内部项目的开展,工装中心在功能件的半自动和全自动化生产和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布局国内市场方面具有基础优势。
2012年,均胜电子已并购在汽车制造领域拥有40多年自动化系统集成经验的德国普瑞,从而迅速展开对工业机器人的布局。
2014年8月,均胜电子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国普瑞完成了对德国IMA的收购,并斥资1.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普瑞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有限公司。
目前,均胜电子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来自于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普瑞和IMA。从规模和技术上看,两者都是德国和欧洲领先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拥有强大的机器人生产线研发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为汽车零部件、电子、医疗、消费品等领域众多世界 500 强企业数十年的服务,对工业机器人在细分领域的应用有了深刻理解和积累。
整合普瑞和IMA 工业机器人业务布局国外市场,成立子公司均胜普瑞,并携手浙大开拓国内市场,均胜电子正在打造智能制造大平台,有望分享工业4.0万亿的巨大市场。
8.丰田
2012年,为帮助残疾人独立生活,丰田公司发布了一款全新的助手机器人HSR(Human Support Robot)。
该款机器人可以担当照看残疾人起居生活的角色,比如拉窗帘、捡掉在地上的物品以及抓取物品等功能。使用者可以通过一台平板电脑来控制HSR。另外,在HSR的头部还安装了一台平板电脑,使用者可以通过该装置跟家人交流。
自2012年发布至今,丰田根据实际使用者及福祉机构相关人员的实际反馈对HSR进行了多次改良。2015年9月,为尽早实现辅助残障人士或老年人等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实现生活自立的生活HSR的实用化,丰田与多家研究机构携手,共同成立了推进技术开发的机制——“HSR开发联盟”。
与此同时,丰田还聘请到美国军方顶级机器人工程师吉尔•普拉特(Gill Pratt),帮助公司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据悉,丰田汽车拟投资5000万美元、推出了旨在减少公路伤亡的人工智能(AI)研发计划,而招聘美军方专家正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9.福特
2013年6月,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业内首个“机器人试车员”车辆测试项目。该项自动控制技术已应用在福特专用试车场中。在一些极端的道路测试中,福特将以机器人代替真人试车员,以避免此类测试环节对人员带来的危险。
2014年1月,福特公司宣布将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展开为期3年的合作,研究国际航空站中航天机器人之间的通讯机制,并将成果应用于福特的汽车通讯和应急响应系统。
据了解,这项研究将通过观察航空机器人之间的通讯原理、尤其是出现网络中断故障时的通讯方式,推导出汽车与汽车以及和周边的建筑物、交通灯等基建设施之间更有效的通讯模式,建立起更为强大的汽车通讯体系,实现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的通讯可能。
例如,当驾车事故导致网络故障时或无法直接向云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时,驾驶者就可以利用这个预想的模型向其他的汽车或是周边建筑物传递求救信号,直至有所回应。
10.拓普集团
拓普集团,创建于1983年,是以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为国际、国内各汽车制造商提供系统NVH解决方案的集团企业。在汽车领域,拓普主要有减震系列、隔音系列、悬架系列及电子系列四大类产品,共3000多个品种。
与奇瑞相似,拓普集团决定自己做机器人的原因也是对外购买的机械手臂来回维修不便。
2015年9月,拓普集团发布公告称,为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结合自身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需要,公司决定出资2000 万元在宁波市北仑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宁波拓普机器自动化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拓普机器自动化”)。
拓普集团方面表示,设立该子公司是公司“机器换人”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之一。通过设立机器自动化公司,将提升公司自动化制造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产品利润;自动化生产也可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提高客户满意度,以便获取更多订单。
拓普机器自动化的相关机器人产品,除对拓普集团内部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外,还将对外销售,为集团发展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摘自高工机器人网
- 上一篇: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差异 2015/10/26
- 下一篇:公司新版网站正式上线 20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