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机器换人”将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阵痛”应提前应对

2014-7-21 10:51:02      点击:
     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新近发布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3.7万台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是2012年的近3倍,并认为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成长最快的市场。

     这个用工大省、尤其珠三角地区正悄然迎来“机器换人”的时代。但同时也有担心,机器人会否挤压就业机会?企业和受访专家大多认为,“机器换人”不等于“机器吃人”,将有助提升劳动力市场整体素质。尽管如此,机器人短期内对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冲击在所难免。
 
  “机器人”已在珠三角大显身手
 
  在珠海格力电器的注塑厂房内,塑料原材料经过各个机器的自动化操作,变为一个个成型的空调零部件,一只只机械手将成品放在传送带上输送到打包区,搬运机器人在厂房内穿梭运送各种货物,而员工只是站在生产线的终端打包成品的部件。
 
  该厂厂长成海良说,这个作业区已实现机器和人分离,“去年以来,通过对机器人的使用和自动化的改造,厂房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人员从最初3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而生产效率却提升了20%。”
 
  以格力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正经历一场缓慢却深刻的变革—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其中,以汽车业、电子制造加工业和金属加工业最为突出,并逐步向家具业、食品包装业、塑料等化工产品制造等多行业扩展。应用领域有焊接、装配、搬运、切割、喷漆、码垛、研磨、抛光和上下料等作业。
 
  最近,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对广东机械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造船、轻工纺织等行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许多企业对机器人需求愿望强烈。在广州,政府已经提出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由政府组织的抽样调查显示,近5年来该市共有66%的企业投入资金开展了“机器换人”工作,92%的企业表示未来两年将继续加大投入或准备开展相关工作。
 
  “机器换人”不等于“机器吃人”
 
  长期跟踪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吴新宇说,工业机器人可以将人从一些简单重复的工序中解放出来,特别是能减少工人接触有害和危险环境。
 
  显然,使用工业机器人有诸多益处。不过,在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的国情下,工厂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会否挤压就业机会?在格力电器工作了三年的李毅给出了部分答案。
 
  此前两年,他的工作是从传送带上搬下已经打包好的空调内外机成品。在去年格力引入码垛机器人后,他并没有失业,而是从搬运工变为了机器人操作工,仅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人工干预。以前需要两个人操作的工作,现在只需他一个人。
 
  为了适应新岗位,李毅经过了再次培训后持证上岗。而且由于掌握了新的操作技能,他享受到了公司的特种岗位操作补贴,收入增加。像李毅这样的工人在格力并不是个案。今年上半年,经过再培训的自动化设备操作工共有372人。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说:“使用自动化之后,格力最大的改变是人员素质的提升。一些普通的操作工人,由于要学习使用机器,也提升了技能水平。通过人到机器的转换,现在人均产值已经达到了160万元左右,这有利于提升员工待遇。”
 
  吴新宇认为,引入工业机器人将对劳动力结构产生影响。制造业企业中的一线低技能工人,甚至是部分熟练工将被工业机器人替代,而调试、维护和控制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性岗位将会相对增加。
 
  “生产线上引入工业机器人确实替代了人力劳动,但是不能静态地将此归纳为"机器吃人"。从历史角度看,更多、更具效率的机器的使用,不仅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而且增加了生产的迂回性,衍生出了数目众多的新产业,相应的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吴新宇说。
 
  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短期冲击需提前应对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说,机器人促进“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但其间免不了造成制造业一些工人失业,这些工人短期内若无法胜任机器人工程师等增加的岗位,最终可能成为智能化革命的牺牲者。
 
  “劳动力市场格局优化需要长时间的发酵,未来机器人迅速发展对劳动力市场引起的"阵痛"需要政府主导来提前防范应对。一方面劳动保障部门要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教育部门也要强化"校企合作"等机制,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他说。
 
  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刘奕华认为,我国制造业现在不仅缺乏操作机器人的工人,更重要的是缺乏能为工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的高端人才。目前大专院校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比较欠缺,需要加大力度解决。
 
  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次英表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就在于如何提高劳动力的附加值。因此,可从具体的项目入手,让政府、学校、企业联手,理顺劳动者的再教育和人才输送机制,让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更加“适配”。                                                                                                                                                                                                                                                                        摘自中国机器人网